2025年Gtest全球软件测试技术峰会于今日在北京开幕。本届峰会以“智测无界大模型驱动的测试新范式”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的科技企业、学术机构及行业组织的软件测试专家、IT效能管理者等,共同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软件测试范式变革与创新路径。
AI时代的智能测试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软件质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但传统的软件测试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测试效率低下、人力成本攀升、测试覆盖率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软件质量保障白皮书》指出,超过67%的企业在软件测试环节存在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平均每个项目需要投入30%的开发时间进行测试工作。这种现状不仅拖慢了产品上市速度,更可能因测试不充分而埋下质量隐患。
Testin云测AI测试产品负责人王晓磊在现场演讲中表示:“软件测试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节点。大模型和智能体技术的成熟,正在推动测试自动化向智能化跃迁,这将彻底改变软件质量保障的方式和方法。”
Testin云测在此次峰会上展示了其全栈自研的Testin XAgent智能测试平台,融合了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视觉识别与智能体协同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测试全流程的智能化突破。据悉,该系统的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三个维度:
首先,基于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领域知识注入系统,能够深度理解企业业务场景。系统通过对接企业历史测试用例、业务规则文档等私有知识库,结合大模型的推理能力,显著提升了复杂业务场景下的测试生成准确率。
其次,该系统独创的意图驱动脚本生成引擎,改变了传统的编码式脚本编写模式。测试人员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测试目标,系统即自动生成可执行的测试脚本。
此外,Testin XAgent突破性的视觉感知与智能自愈系统,集成了先进的视觉大模型与OCR技术,使测试系统真正具备了"看懂"用户界面的能力。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测试执行过程,自动识别和修复因界面变化导致的脚本失败。
软件质量保障将实现“无人测试”
王晓磊在分享中提到:“正如无人驾驶技术正在重塑交通运输行业,无人货架革新零售体验,‘无人测试’ 也正在彻底改变软件质量保障的模式。这种新模式将测试活动从高度依赖人力的现状,推向自主化、闭环化、持续化的新阶段,代表着软件测试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传统自动化测试就像是汽车的定速巡航功能,能够减轻驾驶负担但仍需人工监控;而“无人测试”则可类比完全自主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自主规划路线、应对复杂路况,最终安全抵达目的地。这一变革的深层影响,在于它不仅驱动技术升级,更在重构测试领域的核心逻辑,重新定义测试工程师的角色边界与价值创造方式。
未来,测试团队的竞争力将不再体现于人员规模,而在于核心专家的质量,需具备设计测试体系、制定关键策略、驱动质量决策的高阶能力,取代传统的重复性脚本工作。测试工程师的能力模型也将随之升级,聚焦于测试策略制定、质量体系搭建与风险预判防控等核心价值环节。
对于“无人测试”的未来蓝图,王晓磊表示,“这正如汽车普及后,马车夫被驾驶员和交通工程师彻底取代一般,不是职业消失,而是传统岗位被新技术驱动的新角色完全替代,软件测试业态与效率都迎来跨时代升级。”
目前,随着大模型和智能体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测试”正在从初级探索走向规模化应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可或缺的质量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