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建家乡的村书记”刘良洪-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27 10:24:33
来源:新华网

“以书香建家乡的村书记”刘良洪

字体:

  “如果我是一粒种子,我要深埋在这片热土,以书页为乳浆,浸润每一寸大地的渴望。”在今年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故事会”上,刘良洪深情地做着分享,动人的讲述深深感染了台下的观众。

  2008年,经商成功回乡时他看到,家乡杨花村的发展却依然落后。经过深思熟虑,怀着一片赤诚,刘良洪弃商回到家乡竞选村书记。一开始村上工作经费少,他就抵押了房产证为村上贷款搞基础建设,自行垫资近30万。

  他着力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建强班子队伍,抓实党员分类管理,采用精准分类、跟踪服务、日常关怀、作用发挥等举措,有效激发农村党员的整体活力和内在动力,并以党建带动团建、妇建和老年协会的建设。通过办好“小区夜话会”,悉心听民意、用心解民忧,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决策、议事的积极性,深化了村民自治,也办成了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和好事。

  他想到构建一个文化地标,并以此为依托,擦亮“书香杨花”的文化名片。经过近8年时间的努力,排除重重困难,筹资近800万元,终于建成一座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内设16种功能专区的杨花书院,成为集文化传承、阅读体验、活动交流、特色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馆。

  自此,这座古朴典雅、江南民居风格的书院让乡村弥漫起“书香气”,山里的孩子也有了“少年宫”。在省、市宣传部门的支持下,刘良洪把农家书屋搬到杨花书院,配备了电脑、自助借阅机等设备,杨花书院被纳入长沙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了图书适时更新、自由流动。针对杨花村有小学生近300人的现实情况,他千方百计争取增加了儿童读物,建起藏书3000多册的少儿阅览室,还带头给孩子们上课、讲故事。面对村民的农技知识需求,他主动联系,加强了种植、养殖、技能类的书籍配送。书院还定期开设烟花编程、古琴演奏、书法绘画、夏布香囊制作等各类特色课程,举办知识讲座、非遗传承、专题研讨等丰富文化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参观游览、杨花书院慢慢“出圈”,走进了大众视野。

  在他的感召下,返乡青年胡兴的团队与村集体合股成立杨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逐步在书院周边完善游客中心、露营草地、公共停车场、民宿、杨花乡食、研学宿舍等配套设施,致力打造一个完备成熟的乡村文旅基地。2024年11月,杨花村策划举办了湘赣边首届乡村文旅节,推出十大特色主题活动,同步首发村歌、启动公民自传收藏研究中心。这一天,土特产品市集热闹开放,杨花“村晚”精彩上演,杨花村的热度持续飙升。(长沙市委网信办)

【纠错】 【责任编辑:徐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