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植物学专业青年朱大海被都江堰独特的过渡地带环境和丰富生物多样性吸引,投身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扎根最偏远的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保护站。
二十四载坚守,朱大海年均巡护200余次,累计步行远超万里。日常需穿越高山峡谷,日行海拔高差常达2000米。他是唯一“四进”终年积雪的光光山核心区的人,曾遭遇雪崩、断粮、通讯中断的生死考验。
作为科研实践者,他累计收集植物标本2万余份,发现细枝箭竹等3个都江堰新分布种,合作发表新种“都江堰报春”,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专著3本。他首创野生动物人工洞穴和饮水点,精心守护片区16只野生大熊猫及川金丝猴、扭角羚等上千物种,记录高等植物2836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身为党员站长,他创新打造“森林党课”和“守护先锋体验日”,将党性教育融入艰险巡护线,通过真实故事和亲身体验(如“最美夫妻档”),引导千余名党员学习。他参与拍摄纪录片、主编书籍传播理念。
朱大海的创新实践和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他荣获“四川最美巡护员”“桃花源巡护员奖”“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科技之星”“蓉城先锋标兵”等荣誉,其所在熊猫志愿者团队2019年获评“中国好人”,并担任成都大运会火炬手,事迹被央视等媒体报道。他誓言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如翠竹般扎根生长,守护绿水青山与大熊猫家园,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成都市委宣传部)
【纠错】 【责任编辑:权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