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事新办不铺张,白事简办不攀比,文化礼堂里歌声阵阵,村规民约前驻足常学……在鸡西市的乡村大地上,文明新风已吹进千家万户,浸润着百姓日常生活。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鸡西市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创新推出“思想引领、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典型示范”四大抓手,从思想深处涵养新风、从行为习惯破除旧俗、从实践场景传递文明、从榜样力量带动全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与发展活力。
思想引领与典型示范并举,筑牢文明根基
鸡西市将思想引导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构建分层宣讲、志愿普及、阵地传播“三位一体”的宣传矩阵。组织村干部开展“一对一”入户宣讲,深入适龄青年家庭,讲解家风家教、家庭和睦的重要意义;广泛开展主题宣讲活动,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党的创新理论进万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等活动1230余场,覆盖群众11.5万人次。依托村广播、宣传栏、新媒体等渠道开展常态化宣传,累计张贴海报5500余张,发放宣传单1.2万余份,推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强化思想引领的同时,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家庭和睦、孝老爱亲等方面的先进典型。2025年上半年,遴选出80余名典型候选人。围绕这些身边榜样开展“身边的感动”道德模范微宣讲等活动100余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比学赶超”的文明氛围。
虎林市开展“身边的感动”文明实践微宣讲活动。虎林市文明办供图
移风易俗与环境整治并进,改善乡村风貌
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问题,以制度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长效化。全市所有行政村“一村一策”修订村规民约,将抵制高额彩礼、简化红白事流程等内容明确纳入其中;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推行“积分管理+红黑榜”机制,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引导村民践行新风。市、县、乡三级婚姻登记处联动,推动新人签订“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从源头倡导婚事新办。鸡东县东海镇、兴农镇等地积极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围绕邻里关系、婆媳纠纷等组织评议,以“评”促改培育文明新风。2025年以来,全市累计引导婚礼新办44次、葬礼简办60次、余事不办19次,开展节庆反餐饮浪费活动112次,文明新风逐渐深入人心。同步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开展村庄清洁行动3700余次,参与人数3.6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4万立方米,整治污水沟渠473公里。今年以来,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和落实。近日,全省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暨土地延包工作推进会议在虎林市召开,全面展示我市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的经验做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虎林市虎头镇虎头村举办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夏季主场活动。虎林市虎头镇供图
文化惠民与文明创建融合,丰富乡村生活
鸡西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主阵地,结合传统节日和村民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七夕”“重阳”等节日期间,组织婚恋讲座、孝老服务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群众运动健身场所不断更新,每到夏季,村BA便成了老百姓做关注的农村体育赛事。广泛发动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化惠民”行动,通过放映红色电影、赠送图书等方式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虎林市推出“绿野放歌——七彩假期·留守儿童亲情关怀”“红色堡垒”巡边等特色项目,全国夏季“村晚”在虎头村举办;密山市湖沿村依托区位优势,将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通过开展文化展演等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引进途远白鱼湾度假农庄等产业项目,推动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互促融合,2024年产业项目收入达140.2万元,并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今年以来,全市开展乡村文化惠民活动1300余场,吸引16.5万人次参与。在深化文化惠民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目前,已成功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8个,复查通过12个,乡风文明试点村镇建设成效显著,试点率达90%。
全国文明村湖沿村。密山市文明办供图
文明实践与创新治理协同,提升服务效能
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深入学习“枫桥经验”,在城子河区创新打造“湖边议事厅”平台。通过引导村民自主开展自治协商,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为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提供了鲜活范例。同时,依托全市8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文明实践 四季如歌”等主题活动,2025年上半年,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5000余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成立移风易俗宣讲队,围绕倡导文明婚俗、中秋话家风、孝老爱亲等主题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并发布、发放宣传标语、倡议书、宣传单等共计2.8万余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农村文化需求,组织开展文艺轻骑兵、文艺小分队下乡等活动。2024年全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7411场,参与群众35万余人次;深化农家书屋改革,打造“图书角”“阅读站”等便民空间,推广数字阅读平台,提升农民群众阅读覆盖率和便捷性。
乡村篮球赛。庆丰农场供图
如今走进鸡西乡村,整洁的村容村貌令人眼前一亮,文明新风宣传内容随处可见。 老人们在家门口欣赏着精彩的文艺演出,孩子们既可以在农家书屋畅游书海,又可以在球场上强健体魄。乡风文明建设不仅改变了乡村的外在面貌,更重塑了农民的精神世界。
密山市兴凯镇中心书屋开展“放下手机 读会儿书”阅读活动。密山市兴凯镇供图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旁观者”到“参与者”,文明新风正在鸡西大地蔚然成风。
(采访报道组:武国玲 孙煦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