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国·黑龙江|鸡西:北大荒精神催生垦地共建新篇章——虎林市与庆丰农场共建精神文明纪实-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9/12 16:02:41
来源:文明鸡西

文明中国·黑龙江|鸡西:北大荒精神催生垦地共建新篇章——虎林市与庆丰农场共建精神文明纪实

字体:

  北大荒,曾是一片“沉睡的黑土”,一代代拓荒者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将“荒原”变为“粮仓”,铸就了感人至深的北大荒精神。它不仅是艰苦奋斗的历史记忆,更是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如今,这精神火炬传递至新时代,在虎林市与域内的庆丰农场垦地共建中焕发新生,引领着区域从单一生产走向多元融合,从物质富裕迈向精神丰盈,持续照亮合作共赢、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近年来,双方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旅游、农业为支点,撬动多领域深度融合,不仅迈出了区域经济协同步伐,更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踏出铿锵足音。从北大荒的艰苦奋斗到现代农业的科技腾飞,从单一生产模式到文旅融合新业态,这片黑土地正焕发新的生机,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也在新的时代里被文明理念悄然浸润。

  党建引领凝共识 文明新风润心田

  虎林市东诚镇与庆丰农场通过“虎庆荒缘”党建联合体,打破地域壁垒,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这一创新机制不仅是区域合作的桥梁,更成为传播文明、凝聚人心的重要平台。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有农场的技术专家支持,去年我家玉米每亩增产100斤,这增收的钱实实在在揣进了腰包。”东诚镇农户王大哥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样的转变,源于垦地双方开展的“党建+社会化服务链”合作。庆丰农场派出20余名党员技术骨干组成“田间服务专班”,走进东诚镇的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120余次,解决生产难题100多个。他们拿着土壤检测仪分析氮磷钾含量,摊开栽培模式对比图讲解大垄密植的“增产密码”,真正实现了“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服务落在田间”。

  虎林市教育中心幼儿园到乡村振兴产业园开展研学活动。庆丰农场供图

  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今年4月,第四届果蔬采摘节在庆丰乡村振兴产业观光园开幕。鸵鸟观光、草莓采摘、拔河比赛、特色品鉴……多元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周末带孩子来这里,既能体验采摘的乐趣,又能学习农业知识,特别有意义。”虎林游客张女士说。连续四年举办的采摘节,单日游客量突破千人,销售额达1.2万元,不仅带动了经济,更增强了垦地之间的情感联系。

  农业合作促增收 科技引领现代路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单打独斗到全链托管,虎林市与庆丰农场的农业合作已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双方通过共建高标准示范园区、推广先进技术、开展全程托管服务,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庆丰农场打造的千亩高标准旱田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北斗导航播种机划出笔直垄沟,智能收割机精准测算产量数据,科技的力量渗透在农业生产每一个环节。园区推行“四精两管”高产栽培模式,在耕、种、防、收各环节严格把控。播种环节采用精量点播技术,确保种子分布均匀;施肥环节运用分层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三年来,园区示范开展田间技术培训11次,累计培训600余人,让无人机植保、测土配方施肥等“新农技”真正飞入寻常农家。

  虎林市与庆丰农场开展农业合作。庆丰农场供图

  在虎林市东诚镇复兴村的一块玉米试验田里,大垄密植的早熟品种德美亚3已播种完毕。技术员正带着农户实施深松作业。“深松能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对玉米根系生长特别有好处。”技术人员一边指导操作,一边耐心解答,这样的场景在东诚镇已成为常态。

  2025年,庆丰农场计划托管1203亩高标准玉米示范田,为农户提供从农资采购到收获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利用卫星定位、自动驾驶技术和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化、智能化作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

  垦地双方开展“党建+社会化服务链”合作进行田间规划指导。庆丰农场供图

  数据最有说服力。两年来,庆丰农场与虎林市实现全程托管面积2.5万亩、单多环节托管面积23万亩,玉米每亩增产100斤,大豆每亩增产55斤,为农民带来470万元的直接增收。此外,双方还与虎林域内12家企业合作开展粮食经营贸易,累计贸易量17.75万吨,实现利润总额1088万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农户们尝到了垦地合作的甜头,也更加坚定了科技兴农的信心。

  文旅融合添活力 精神物质双丰收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产业是基础。虎林市与庆丰农场深入挖掘垦地文化内涵,共同打造“党建研学+农耕体验+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了文旅融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向赋能。

  乡村振兴产业观光园果蔬采摘基地打卡留念。庆丰农场供图

  在庆丰乡村振兴产业观光园,果蔬采摘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游客们提着篮子,他们欢声笑语地穿梭在挂满果实的大棚中。园区内还设有鸵鸟观光区,几只健硕的鸵鸟悠闲地踱步,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不远处,一场趣味横生的拔河比赛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来自农场和东诚镇的参赛队伍斗志昂扬,场边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

  “一根麻绳,拉近的是心与心的距离;一场比赛,赛出的是‘1+1>2’的团结力量。”东诚镇副镇长田野说道。而一颗草莓,则链接着城乡味蕾,传递着垦地情谊。通过“观光+采摘+竞技+品鉴”的多元体验,垦地融合的“甜蜜经济”生动演绎,不仅拓宽了农产品营销渠道,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垦地携手 共赴‘莓’好”联建活动。庆丰农场供图

  2023年底,庆丰乡村振兴产业观光园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成功申报黑龙江省第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园区年均接待研学观光旅游团70个,累计接待游客11.5万人次。文旅融合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增长,更提升了区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在“虎庆荒缘”党建联合体成果展厅内,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展现了双方四年来的合作历程。从最初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对接,到如今的产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携手共进的坚实脚步。

  “这几年的变化真大啊,从这些照片里就能感受到大家的努力和付出。”庆丰农场第五管理区党支部书记王海彬表示,“今年我们计划与对接的村党支部开展更多技术交流和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合作。”

  从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到农业合作的务实深入,再到文旅融合的创新活力,虎林市与庆丰农场的垦地共建,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丰收,更实现了精神上的提升。人们的笑容多了,信心足了,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日益显现。(采访报道组:孙伟民)

【纠错】 【责任编辑:钟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