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国产三区在线成人AV-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04 14:44:19
來源:新華網

“博士團”,夏收忙

字體:

  新華社濟南6月4日電(記者葉婧)早晨7點,在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東部的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核心試驗田里,一隊手拿鐮刀和網兜的農科專家已經在麥田里忙活起來。

  “我們團隊中,90%以上的科研人員都是博士學歷,‘博士’含量很高。”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小麥遺傳育種團隊學術帶頭人劉建軍說,目前全部成員都投入到麥收中。他們將使用鐮刀“手動”完成約50畝小麥的收割,并將麥穗分門別類裝進白色網兜內,然后運送到曬場晾曬。

  在這片田里,一排排小麥前面都有一個寫著不同代號的紙牌——這是它們的“身份”代碼。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核心試驗田。新華社記者 葉婧 攝

  “對我們來說,這片田的小麥不算是有名有姓的‘品種’,只是以代碼表明性狀的育種材料。”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高欣說,因為每排只有半米寬,又必須在收獲時明確區分,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人力收割。

  對農科專家們來說,用鐮刀、割小麥,是一項傳統,也是一種傳承。“00后”陳怡菲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生,目前正在所里實習,這是她第一次參加麥收。

  “雖然學農,但我往往在實驗室的時間多,在地里看苗情、割麥穗的時間少。這次跟著老師和師兄師姐來,才知道什么叫‘豐收的喜悅’。”陳怡菲說。

  麥收,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農科專家們還要梳理單株、脫粒,進行評比、鑒定等一系列研究。

  “想要培育優秀的小麥新品種,就需要有優秀的‘父親’‘母親’,業內稱之為父本、母本材料。”高欣告訴記者,通常在成千上萬的育種材料中,需要經過六、七代的選擇,才能篩選出在產量、抗倒性、抗病性等各方面都表現優秀的品系,通過審定后才能被推廣種植。

  “試驗田不大,但培育出了‘濟麥22’等功勛小麥品種,也培養出了許多小麥育種專家。我希望,下一個功勛品種能從今年這批材料中誕生。”劉建軍說。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869112966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