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科学史,也是一部书写科学家精神的历史。从钱学森、邓稼先、黄旭华到黄大年、南仁东、刘永坦,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在科学家群体身上的投射,照亮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前行之路。它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涵,为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成为青少年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给养。6月9日,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张宇庆走进北京市密云区高岭学校,为青少年带来题为《让科学家的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的专题报告。
2019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把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内容概括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张宇庆以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故事为主题,讲述了钱学森“96分考卷”的故事;邓稼先病床上“临终嘱咐”的故事;钱三强、袁隆平等科学家把毕生献给祖国的故事。她鼓励青少年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用科学精神指引未来成长之路。
张宇庆表示,对于青少年来说科学家精神是探索未知的勇气,是追求真理的执着,是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坚韧。她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彭永臻从零起步发展中国污水处理技术,使其逐步领先世界的案例,鼓励青少年肩负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志向,用自己的才华建设祖国;她用北京工业大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实验室耐住寂寞、潜心做好每一个实验的故事,鼓励青少年要坚持求实精神专注做好每件事。张宇庆表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奋斗目标、培养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当下青少年们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最好诠释。她说,“希望同学们传承科学家精神,胸怀至诚报国志,让科学家精神照我们前行之路”。
北京市密云区高岭学校校长郭延栋表示,张老师的报告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此次分享并非要求大家都成为科学家,而是倡导大家学习科学家精神。作为学生现阶段,首先要注重身心健康,通过锻炼强健体魄;其次要涵养家国情怀,将热爱祖国融入内心深入;第三要努力学习,秉持追求卓越的精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积极实践,不断探索未知。
本次活动是2025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和密云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扎实推进教育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北京市科协弘扬科学家精神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活动得到了北京市密云区高岭学校的大力支持。